在惠州仲恺高新区铜桥镇的一座现代化工厂里,电子元件经过贴片、焊接、涂装、组装等工序,摇身一变成为扫地机器人。经过测试,技术先进的扫地机已走进千家万户,成为家庭清洁的好帮手。
该工厂是北京四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四通科技)在仲恺高新区投资建设的四通惠州智能制造工厂。在近日为媒体举办的“2023四通科技智慧工厂巡展”活动上,南方+记者获悉,该工厂已于今年4月投入试生产。当产线满产时,扫地机器人月产能可达30万台。
据悉,四通科技于2014年7月在北京成立,2020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,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等智能硬件设计、研发、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公司。智能清洁机器人。 2022年,四通科技在仲恺高新区设立全资子公司——惠州四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惠州四通智造”),生产模式逐步转变为以生产为主。自主生产、外协加工为辅。今年上半年,四通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3.74亿元,同比增长15.41%;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.39亿元,同比增长19.93%。
位于潼桥镇智造东路的四通惠州智能制造工厂项目,总投资4.6亿元,租赁厂房总面积51150平方米,其中生产面积42150平方米,宿舍面积9000平方米。工厂一期工程已于今年4月投入试生产。目前拥有员工1800余人,主要生产石头科技P10、G20系列扫地机器人,最大产能为每月30万台。
“我们所有的供应链都在珠三角,我们打造了一个非常团结、有战斗力、可持续的供应链,这就是‘人性’。”活动现场,四通科技总裁全刚表示,打造自建智能工厂看似偶然,其实是“天时地利人和”的结果。尤其是,随着扫地机器人产品的技术创新越来越多、装配工艺越来越复杂,制造工厂在供应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。
至于智能制造工厂落户仲恺高新区的原因,惠州四通智造副总经理罗春妮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,该公司曾到访过深圳、东莞、佛山、中山等地。其他地方,却发现深圳、东莞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。佛山、中山的产业链还不够健全。 “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扎实,产业链完整。我们之前的代工都是在惠州,所以最终选择了惠州。”她说。
四通惠州智能制造工厂二期主要规划为仓储区和住宿区。预计今年10月开工建设,2024年5月交付使用。届时,随着二期工程建成投产,惠州四通智造将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,集聚更多智能家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,助力仲恺高新区构建“5+1”现代产业体系,加快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(智能终端)等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)、超高清视频显示、能源电子等。
【采写】南方+记者于蕾
【图】石材科技
【作者】于雷
【来源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版权声明
本文由注册用户自发上传,如有侵权,联系1626085909@qq.com 进行删除